2025 年全球经济展望:贸易紧张局势下温和增长 关键要点

2025 年全球经济展望:贸易紧张局势下温和增长 关键要点
• 我们预测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以 2.5% 的温和速度增长。
• 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放缓,低于 2%。
• 新兴经济体将更快增长,帮助推动全球增长。
根据我们的预测,随着疫情后经济复苏的缓慢持续,2025 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以 2.5% 的温和速度增长。
这一预测考虑到了美国市场进口税上调的预期,尤其是对通过中国供应链流通的商品。
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很可能在 1.25% 至 1.75% 之间,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率则为 3.5% 至 4%。
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将是新兴市场,这些市场的大宗商品出口将出现稳健但受限制的增长。印度和美国将继续表现出强劲势头,所有这些都将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然而,新兴经济体面临风险。它们不仅依赖中国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来实现自身的增长,而且如果爆发更广泛的贸易战,它们还将感受到中国对更广泛进口商品需求下滑的影响。
欧元区面临着挑战,因为它仍在继续适应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去风险化导致的能源成本上升。此外,欧洲还面临着工业产能过剩、美国可能提高关税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的连锁反应。中国经济正在去杠杆,而中国经济多年来一直依靠债务推动增长。
但从更大角度来看,全球经济仍将保持稳健增长,尽管增长速度并不惊人,这要归功于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通胀放缓和利率下调。
全球通胀率应会趋于更可持续的 4%,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高债务水平已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利率也将重新上调。
债务水平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必须采取更可持续的财政路径,包括重建财政缓冲和外汇储备,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关税上调风暴。
由于这些贸易紧张局势,进口价格将上涨,这将给通胀带来上行压力,造成进一步的金融压力。
但中国去杠杆和欧元区增长乏力(我们预计欧元区增长仅略高于 0.5%,因为德国正努力应对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汽车产能过剩)将在未来两年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些趋势下,美元可能会飙升至 25 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 11 月底,美元在过去一年的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已上涨约 7.5%。
在关税上升的情况下,美元走强将为许多进口石油并以更昂贵的美元结算贸易的新兴市场创造通胀复苏的条件。
通胀前景:放缓至4%
随着各经济体走出疫情,全球通胀率飙升,目前仍在持续下降。 继 2022 年第三季度全球通胀率达到 9.4% 的峰值之后,我们预计通胀率将在 2025 年回落至 4%。


近年来同步收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物价,但这种政策正在开始减弱。
由于紧缩的货币政策限制了增长,劳动力需求增加,使得通胀率下降,而不会导致经济大幅下滑,大范围的供应中断是疫情期间价格冲击的主要原因,但这种中断已经消散。
但通胀前景也存在风险。
• 保护主义:首先,美国的贸易政策将转向保护主义。至少,中国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价格将大幅上涨。美国与欧洲、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贸易争端也可能对全球通胀造成上行压力。
• 美元走强:其次,美元走强将推高进口石油的经济体的通胀。中国需求的不确定性、印度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美元升值对许多新兴经济体实际油价的影响几乎肯定会影响 2025 年的通胀形势。
中国正向全球经济注入过剩的国内生产,并向其贸易伙伴输出通货紧缩。中国实际上正试图迫使其贸易伙伴接受制造业全球份额的减少,我们认为这将在助长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果可能是全球通胀上升。
各国央行:全球货币宽松
随着通胀增长放缓至可控水平,主要央行将继续放松限制性政策。近75%的央行将降低政策利率。

我们预计美联储将把政策利率降至 4%,而英国央行、欧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也将把政策利率降至远没有那么严格的水平。 美联储很可能会在 2025 年将政策利率下调 50 个基点,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预计将分别至少将政策利率下调 100 个基点。加拿大央行很可能将政策利率下调 150 个基点。所有这些降息都将支持风险承担并促进增长。 在亚洲,中国人民银行别无选择,只能大幅降息以抵消低于官方 5% 目标的增长放缓。由于商业和住宅房地产行业以及家庭面临去杠杆化时期以及消费需求减弱,国内经济陷入困境。 日本是唯一一家不会放松政策的主要央行,因为它谨慎地提高政策利率。 在澳大利亚,我们预计终端利率将在 2025 年底稳定在 3.35%,每季度下调四分之一个百分点。如果澳大利亚储备银行推迟启动宽松周期,我们预计该行将在年中下调半个百分点,然后在 2025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下调四分之一个百分点。
美元走强
美元升值将成为 2025 年的主要经济话题之一,因为全球投资者都希望利用美国经济中不断增长的投资回报。
实际贸易加权美元指数显示,美元在 11 月底达到 117.2,创下数十年来的新高。
这一增长已经在美国经济中引发了保护主义措施,这意味着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和新兴市场需要多年的调整,这些国家将货币与美元挂钩或使用精心管理的浮动汇率。
这种动态无疑将导致要求对美元进行有管理的贬值的呼声。但与 20 世纪 80 年代可能贬值不同,今天这是一个困难的提议。
首先,有一个新的多极全球政治框架需要处理,以及一个以通胀而不是汇率为目标的美联储。
除此之外,美元贬值需要美国进行显著的财政整顿。所有这些因素使得美元贬值的可能性极小。
1985 年 3 月,实际贸易加权美元指数达到 131.5 的峰值,这意味着多年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管理双边货币估值的尝试都失败了。
如果美元超过合理估值,在富裕的美国市场有敞口的全球投资者和公司经理应该为进一步的保护主义措施做好准备。任何试图压低美元价值的尝试都需要那些有这种敞口的人采取大量的对冲策略。
贸易和关税:未来几年的风险
美国一轮关税上调将要求美国的贸易伙伴,尤其是中国做出重大调整。
我们预计,特朗普政府将在 2025 年初对进口到美国的中国部分商品征收 10% 至 60% 的额外关税。
我们预计,除了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进口税外,从中国经越南和马来西亚转运的商品还将征收 10% 至 20% 的关税。
中国肯定会以人民币贬值 10% 至 15% 的幅度来应对,以降低出口成本,就像它在 2018-2020 年的贸易冲突期间所做的那样。
对中国的影响很难忽视。我们预计,这样的贸易战将导致中国国内经济增长下降 0.6%,降至 4% 左右,远低于北京官方 5% 的增长目标。
这是基于中国贬值其货币,就像 2018-2020 年那样,当时由于美国提高了部分商品的进口税,人民币贬值了 14% 以上。
如果第二次贸易冲突演变成一场彻底的贸易战,我们将不得不降低全球和中国的增长目标。
在欧洲,我们预计,美国对欧元区征收的任何关税的间接和直接影响都将导致经济增长损失半个百分点。
如果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接近 2018-2020 年的水平,欧盟的衰退风险将成为焦点,美国的增长前景将需要下调约 0.2 个百分点。
然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更加不确定。我们认为最大的风险是那些与中国、俄罗斯和德国有联系的新兴经济体,它们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国内条件而面临更大的经济阻力。
随着华盛顿寻求调整贸易条件,与美元挂钩且负债累累的新兴市场货币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
未来一年最有趣的方面之一将是大宗商品和油价对美元的影响。 随着全球产量上升,每天有额外的数百万桶石油进入市场,油价应该保持在 11 月底的水平或以下。 如果美元继续上涨,这种增长将对进口石油的经济体产生相反的影响,如中国、日本和印度,这些经济体以美元结算贸易,推高通胀。 中国需求下滑肯定是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另一端的主要来源。 从 10 月 25 日到 11 月底,彭博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下跌了 1.22%。从 2022 年 6 月的周期性高峰开始,它已经下跌了 27.8%。 虽然印度的增长率将达到 6% 至 7%,但中国 3.5% 至 4.5% 的增长率与疫情前的增长根本不一致。目前困扰中国的债务和去杠杆时代将继续拖累大宗商品出口。
结论
根据我们的预测,在印度、新兴市场经济体和美国的强劲增长的推动下,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以稳健(尽管不引人注目)的 2.5% 的速度增长。
全球劳动力市场将继续重新平衡,随着商品价格下降,通胀将继续稳定。货币当局还将通过放松利率限制为全球经济提供支持,这应该会在未来一年支持更大的风险偏好和企业固定投资。
如果美国与其主要商业伙伴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大幅升级,全球前景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经济增长略有放缓。
其次,随着北京决定如何管理未来的债务和去杠杆时期,中国作为主要增长源的作用和地位将发生变化。
货币和财政火力将是必要的,以超越稳定政策,支持中国接近 5% 增长目标的增长条件,并抵消华盛顿即将征收的关税。
如果中国不采取持续行动解决家庭消费疲软的根源问题,而是继续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经济政策紧张局势可能会蔓延到政治领域,导致全球贸易和金融框架进一步混乱。

编务委员会顾问 Editor Committee Consultant
王禄全博士 Dr Chris Daniel Wong
Chris 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和企业重组策略专家,专注于资本市场及推动中型企业迈向上市(IPO)准备。他创立了 MCM CoMetro 5 Pillars Venture Capital(一家经由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注册的基金),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投资企业家合作,自2013年起活跃于该集团,并自2017年起担任首席执行官/普通合伙人及董事。
目前,他是几家计划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Bursa Malaysia)、新加坡交易所(SGX)及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上市的本地公司的首席顾问。他同时也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股东,并在几家区域性私人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中担任职务。此外,Chris 还是 Max Capital Holdings Ltd 的合伙人,该公司是一家全球风险投资及投资公司,他共同创立了 全球投资社区(GIC)。
目前,他是 马来西亚数字商会(Malaysia Digital Chamber of Commerce) 的主席。在此之前,他曾担任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 Global Compact Network Malaysia)的副主席,并于2009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东盟零售连锁与特许经营联合会(ASEAN Retail-Chains & Franchise Federation)的秘书长及理事会成员。他还是2011年吉隆坡大都会青年企业家国际商会(Junior Chamber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 Metropolitan Kuala Lumpur Chapter)的创会会长。
资讯来源:
#亚洲企业品牌媒体集团 编务委员会顾问
#AsiaSuccessMediaGroup Editor Committee Consultant
#亚洲企业品牌杂志 Dr Chris Daniel Wo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