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需求迫切 服务型被看高一线
- Asia Success
- Apr 19, 2016
- 2 min read

已开发国家高龄少子化、技术劳动力缺乏,新兴国家工资上涨、劳工意识觉醒,加以绿色永续、节能减碳等趋势,因此对机器人迫切需求,各国更作为国家计划进行重点规划和部署。
聪明的机器人,不再只是出现在电影或展览会,而是正在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表示,随着移动设备变得越来越普及,也许人们将越来越难辨别什么是机器人,新的机器将变得无所不在,甚至到时候可能都无法称之为机器人了。
机器人全面走进日本社会
有“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在研制、生产与应用机器人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老龄化、少子化不断加剧的日本,不仅替代人工劳动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高度发达,服务、娱乐型机器人也开始全面走进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家庭生活。
去年,日本开设了一家命名为“奇怪的酒店”(Henn-na),奇怪之处在于没有一个人打理酒店,而是全交予机器人运营,这也是世界上首家完全由自动化仿人机器人代替真人担任服务员的酒店。
服务柜台站着3台机器人,包括女人及恐龙,他们拥有许多像人一样的特征,比如呼吸、眨眼,甚至精通多国语言。房客通过提示办完入住手续后,将有2台搬运行李的机器人引导其到客房,客房通过脸部识别系统进出。房客可用房间内的平板电脑呼叫机器人客房服务。
该酒店负责人表示,使用机器人不只是酒店吸引顾客的一个噱头,更重要是可大幅降低酒店运营成本,整个酒店只需要10多名保安和清洁员,将人力费用降到了以往的四分之一。
此外,还有一款看上去就像一般绒毛玩具的海豹型机器人PARO,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推出,有助于失智症患者的护理。PARO配备了多个感测器,是能够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通过学习做出动作的机器人,透过肢体接触,可以唤醒失智症患者过去养育子女、饲养宠物的记忆。
PARO已经做为医疗器械,通过了美国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认证。在其他国家也有不少采用事例,在德国,使用PARO的到府护理被纳入健康保险范围,在丹麦,因为得到了国家计划的采用,已经有80%的地方政府引进PARO。现在,全世界共有4000只PARO投入使用。
在引进了PARO的设施,病人喊叫、狂躁、徘徊等问题行为大幅减少。原本在就寝时需要催眠剂的患者和半夜会突然醒来的患者,也能睡得很香甜。有些患者还出现了语言障碍暂时恢复的情况。